我心向黨 | 財政審計司、審計科研所:匯聚審計青春之火 照亮基層文化之光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健全現(xiàn)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chuàng)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審計署財政審計司和審計科研所兩個單位的青年同志組成“關鍵小事”調研組,走進社區(qū)、深入群眾,了解街道文化站建設運營情況,為文化站服務效能提升建言獻策,他們撰寫的調研報告《讓基層文化站“活起來”“火起來”——基于街道文化站服務效能提升的調研分析》被評為中央和國家機關三等獎、審計署一等獎。
“近兩年我們一直努力破解文化領域的審計選題,先后赴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國家版本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旨在加深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習和理解?!贝舜巍瓣P鍵小事”調研選題階段,在兩家單位領導的指導下,調研組組長提議將調查研究與審計工作有機結合,圍繞“習近平文化思想”做文章,文化站是一個非常貼近群眾的小切口。
街道文化站是基層文化生活的重要樞紐和主陣地,在傳承弘揚本土文化、豐富群眾精神生活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選題聚焦“文化建設”大主題,選取“街道文化站”小切口,關注基層文化建設和群眾文化需求,既有高度,也接地氣。題目確定后,調研小組的青年同志紛紛圍繞調研、收集數(shù)據(jù)談想法、提思路,討論具體的調研方法和路徑,研究如何破題。
“署黨組多次指出,做好審計工作需強化研究,要做到‘政治—政策—項目—資金’一條主線雙向貫通,調研攻關同樣適用?!闭{研小組一成員說。在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基層文化建設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學習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構建現(xiàn)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部署要求基礎上,調研小組聚焦街道文化站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定位,進一步梳理有關主管部門的政策文件,嘗試用街道文化站管理運營“最后一公里”中的不足,分析政策制定“最初一公里”的偏差,從街道文化站開展活動的情況分析如何更好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努力將文化站資金使用、管理運營中的問題回溯到政策制定上。
調研為青年同志提供了深入了解和學習街道文化站建設和管理運營的寶貴機會?!白畲蟮母惺芫褪情L見識、能更加全面地看待問題,”調研小組一成員說,“調研中我們了解到,有的街道文化站不僅組織文化活動,還為轄區(qū)內外賣小哥、快遞人員等群體提供打氣筒、微波爐等暖心服務,努力擴大服務半徑和覆蓋群體;有的街道文化站不僅起到陶冶情操、強身健體的作用,本身也是當?shù)刂匾摹缃粓鏊ㄟ^組織各類文化活動,促進鄰里和諧、提升社區(qū)凝聚力、提振群眾追求幸福生活精氣神?!?/p>
通過調研,青年同志對街道文化站的定位和作用有了更加深刻地認識,也為寫好報告中的意見建議拓展了思路、提供了方向。
基于前期的研究和深入調研,調研組按照“建設—運營—考核”的時間邏輯線,梳理街道文化站不同階段存在的問題,調研報告開門見山、直截了當點出問題。
調研組發(fā)揮審計特長,在關注街道文化站管理運營情況的同時,分析財政資金投入、考核指標設置等方面的問題,提出優(yōu)化資金使用、完善考核指標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調研組根據(jù)走訪部分街道文化站了解到的初步情況,設計了包括硬件條件改善、活動設置安排等方面將近20道題目的問卷并轉發(fā)到社區(qū)群,收回問卷2000余份,并對有效問卷結果進行分析,形成十幾張可視化圖表,用數(shù)據(jù)說話,讓觀點更直觀、更有說服力。
集體研討、整理數(shù)據(jù)、打磨觀點、撰寫報告……兩個月的時間,調研小組盡心盡力,發(fā)揮專長,握指成拳,順利完成調研攻關任務。
回顧兩個月的調研歷程,調研小組同志們不僅在工作中取得了成果,更在個人成長和為民服務意識上收獲頗豐。
“調研中,社區(qū)群眾對街道文化站服務效能提升提出了很多建議,有的建議多設置一些親子活動,有的建議添置一面大鏡子便于糾正舞蹈姿勢等,這都是新時代我們每個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動寫照。”“走進社區(qū)、貼近居民,傾聽群眾聲音,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結合習近平文化思想分析群眾關注的‘關鍵小事’,提出街道文化站服務效能提升的建議??,讓我們覺得這一切工作真的很有價值。”“工作中必須貼合實際,從群眾的真實需求分析卡點堵點,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樹牢為群眾服務的意識,提升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調研小組同志們紛紛發(fā)出感悟。
文字:李軻 劉陽